星期三, 11月 29, 2006

悲情的愛爾蘭,談電影《吹動大麥的風》



劇情簡介:

背景在愛爾蘭1920年內戰前後。1919年因英國軍隊的殘酷統治,引發了愛爾蘭獨立戰爭,兩年後雙方簽訂條約,允許愛爾蘭自治,但北部6郡(現北愛爾蘭)仍歸屬英國。愛爾蘭內部主戰與主和兩派之間立即爆發了內戰。肯•洛奇和他的編劇很好地切入在1920年這一時間點上,使兩個主角之間的思想和命運衝突在短促的歷史空間中碰撞得異常激烈。

故事的主人公是外表柔弱、信奉和平的醫生戴米恩,因目睹英軍迫害同胞而跟隨哥哥泰迪加入抵抗軍。為了獨立與自由的理想,戴米恩不僅深陷牢獄、出生入死,而且親手殺死了向英軍妥協的好友。當包裹著妥協的、不徹底的和平來到,戴米恩和很多戰友決定繼續作戰,而泰迪卻穿上了愛爾蘭政府軍的軍裝,維護起他認為來之不易的和平。最終兄弟為了和平的不同定義而反目,泰迪親自下令槍斃了弟弟。

有這樣一句話:“愛爾蘭的河水是鹹的;因為那是愛爾蘭人的眼淚。”對於我們這些並不切實了解愛爾蘭歷史的異國人,顯然無法和他們一樣對這部影片感同身受。但好在肯•洛奇的眼光絕不狹隘,他將人性(兄弟、同胞之愛)與現實以及理想之間衝突,用平實但銳利的故事呈現出來。

賞析:

由於先前已在《吹動大麥的風》官方部落格上看過本片的介紹,也碰巧在出差上海期間,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發現到了本片的DVD(大陸片名《風吹稻浪》) ,於是興奮的買來,有機會搶先在台灣上映前一睹這部得獎名片的風采。

沒有大場面的舖陳,只有少數幾位固定演員的小成本電影紛紛打敗了好萊塢式的大成本製作勇奪國際影展大獎,如李安的《斷背山》、保羅海吉斯的《衝擊效應》以及肯•洛奇的本片《吹動大麥的風》。證明了只要導演功力夠,能夠引起觀眾共鳴及迴響,小成本的電影一樣可以有不錯的票房。

本片中大致可區分為三段:第一段為殖民地的白色恐怖、第二段為人民的反撲、第三段為獨立後內部分裂的矛盾與衝突。這也是曾經被殖民國家都有的時代悲歌,而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愛爾蘭這個大台灣二倍的國家經歷的確是與台灣相同的命運,而殖民的國家則分別是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及日本。因此,這部電影對所有台灣人土生土長的人來說應該很能產生共鳴才是!

因為這部片的關係,讓我有機會看到愛爾蘭的美,雖然未曾造訪過當地,卻對愛爾蘭蓊鬱的森林以及翠綠的大地所深深的吸引,那幾乎是一個人間仙境啊!
愛爾蘭這個美麗的國家不僅人文薈萃、文化源遠流長,文學、表演藝術和搖滾樂更是膾炙人口。與台灣相同的命運,這樣一個善良溫和的國家與人民經常是列強覬覦的對象,而緊接著,則是一連串可歌可泣的悲情故事的發生與流傳….。

本片利用開場不到十分鐘的一幕血腥片段,開門見山的直接控訴了英軍的暴行,與憐憫身處白色恐怖時代的愛爾蘭人,並逐步的引導觀眾進入了本片所要呈現的主題。導演的手法很直接也很令人震撼,對英軍的野蠻行徑毫不留情的呈現在片中,因而引起英國媒體的群起撻伐,紛紛對導演的背叛英國人、醜化英軍形象狠狠的加以批判。更因為如此讓人們對於身為英國導演的他,敢於面對歷史的勇氣著實敬佩不已!

歷史是一面鏡子,而事實更是不能抹滅。

英軍帝國主義的蠻橫行徑與併吞野心也並非一朝一夕。在其頂峰時期,大英帝國曾經控制了世界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三分之一的人口,因其控制的土地覆蓋了地球所有經度,太陽時刻都會照耀英屬領土,故號稱「日不落帝國」,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

《吹動大麥的風》這部史詩般的電影裡,你看不到任何與麥有關的畫面,有的是殖民地的白色恐怖與知識份子覺醒的抗暴場面。片中主角戴米恩與泰迪是親兄弟,戴米恩在目睹英軍的血腥暴行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薄弱,無法隻身對抗強權,因此無奈決定前往倫敦行醫。就在前往倫敦的火車站上再次目睹英軍對自己同胞施以暴行,因此,他宣誓加入反抗軍,並誓言英軍若一日不離開愛爾蘭,絕不退出!

戴米恩的決心讓其對背叛的兒時玩伴克里斯心臟上開了一槍,而因為此舉,更深化了他決不動搖的反抗立場,也因此將自己推向了不歸路;甚至不惜讓其親兄弟泰迪親自執行槍決,以手足相殘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因為《吹動大麥的風》這部戲,讓人聯想到《望春風》這首歌。

《吹動大麥的風》片名即源自愛爾蘭詩人兼作曲家的羅伯德威爾喬伊斯(Robert Dwyer Joyce)所寫的同名愛國民謠。當這首淒美動人、濃濃愛爾蘭風的歌曲飄揚在肯•洛奇這部電影裡,那種對生命、真情與熱忱的傳遞,令人感動異常。而《望春風》這首少女思春的美妙旋律當中,隱藏著一個感人肺腑的悲戀故事。這首歌也曾被台灣早期的黨外人士引為勵志歌曲,鼓勵台灣人站起來迎向春風。這剛好與《吹動大麥的風》有異曲同工之妙,也能更簡單的理解導演肯•洛奇為何引用愛爾蘭民謠《吹動大麥的風》的原因所在了。

這是一部得獎的佳片,除了應該給於大力推薦之外,不免也要給於挑剔一下。
本片如果要被歸類為史詩類電影,其影片格局則稍嫌小氣了一些;因為,整部戲僅圍繞在幾位固定演員身邊發生的事,形成一個動盪的大時代的小縮影,雖然並無不可,但總覺得整部影片稍微沉悶了一些,片中除了男主角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的演技不凡外,其餘的演員均沒有很大的發揮。另外,可能是內心戲的關係,其快動作上的運鏡效果也不是很純熟。但無論如何,能在商業片充斥的今天看到不同於好萊塢式的好電影,就是一種幸福!

星期四, 11月 02, 2006

談電影「大智若魚」裡的隱喻手法



根據「大魚老爸」的原著改編的「大智若魚」是一部表演型式相當多元而奇特的電影。以父親愛德華及兒子威爾各自的敘述獨白,再交互穿插過去與現在的時光與事件。而令人讚嘆的是愛德華與妻子的角色分別由兩組演員來呈現相隔三十年的時空,並以之來刻意混淆真實與虛構、神話與現實。

劇情簡介:

  在《大魚老爸》這部感人至深的電影裏,導演提姆•波頓再次施展他超凡的想像力,帶我們進入了一對父子的內心世界。愛德華•布魯姆(阿伯特•芬尼 飾)是個喜歡大吹大擂的老頭,他常常誇大自己的經歷給別人聽,講他年輕時(伊旺•麥克格雷 飾)如何浪跡天涯風光無限,從阿拉巴馬的一個小鎮出發遊歷世界,然後閱盡人間無數滿載而歸。

  愛德華說他曾經看過巨人、大風雪、巫婆、以及酒店裏的連體歌手……雖然大家都對這位布魯姆敬佩不已,但他的兒子威爾(比利•庫德普 飾)卻覺得爸爸虛榮浮誇,跟他疏遠了很久。威爾的母親桑德拉(潔西嘉•蘭格 飾)希望父子能夠和好,試圖重新建立他們的感情,但沒想到天意弄人,布魯姆竟然身患癌症死去了。

  直到此時,威爾才為以前對父親的態度感到後悔,他發覺自己對父親瞭解太少,父親的一生也在他的誇誇其談裏撲朔迷離。為了體會父親當時的真實際遇,威爾開始根據父親生前講述的經歷,去虛構父親的傳奇一生。在他的虛構下,年輕的父親(伊旺•麥克格雷 飾)是個旅行推銷員,常常離家到遙遠的南方去出差,而且每一次出差都經歷奇異的冒險和刺激。

  威爾根據父親的講述,虛構出了四個不同的傳奇故事,但每一個都以父親的死亡作為終結。在這個過程中,威爾開始以他父親當時的心情體會所有的人、事、物,從而發現父親一生的成功和失敗……

影片中的父親愛德華喜歡向周遭的人述說自己年輕時匪夷所思的經歷,雖然這些事情有著一定的事實依據,但是當它們被無數次誇張和重複後,終於引起了兒子威爾的反感。威爾認為父親愛德華是一個吹牛大王,喜歡用廉價的笑話來滿足周圍人的好奇心,於是父子倆漸漸疏遠,不相往來。愛德華生命垂危,威爾重新回到了他的身邊,試圖去瞭解他。直到愛德華快走到盡頭,威爾才真正理解和尊重了他,並且為他傳奇似的人生虛構了一個完美的結局。

個人感想:

   我兒子每晚上床睡覺前最期待的一件事就是聽我說一段吸血鬼的故事,以滿足他喜歡幻想、追求刺激,卻又恐懼的矛盾心態。當然,由於題材有限,經常腸枯思竭的我一直苦苦思考要如何能滿足小孩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需求量呢?後來,我想到一個方法,我把他生活周遭的人從他的幼稚園同學、老師,到計程車司機全部變成吸血鬼,每天變換一個人物、一個主題,如此就可好像他每天都在充滿冒險刺激的世界中一樣了。

   每個人都有說故事的經驗,但卻沒人可以如「大智若魚」裡的父親愛德華一樣,直到兒子婚宴上還在向眾人述說著一個奇幻的釣大魚經驗。

   片中的父親愛德華將自己隱喻成一條大魚,在片頭中有一段對大魚的描述:「There are some fish that can't be caught. It's not that they're bigger or faster then the other fish, they're just touched by something extra.有一些魚你很難抓的到牠,並非牠只是大魚,或是牠游的比其他魚快,而是因為牠擁有某些特質」。片中也不時的強調「小池塘容不下大魚」有作者履履不得志的暗示。

  年輕時的愛德華是個幸運的傢伙。不怕死的愚勇來自於童年時從巫婆的玻璃眼中看到自己未來的死法,知道自己離死期尚遠。因而他勇於冒險,在與巨人怪物卡爾的對話中也有「你是否想過,不是因為你的巨大,讓大家畏懼,而是這個小鎮容不下你。」又再度與先前魚的隱喻互相呼應。

  除了大魚及巨人的隱喻,導演也在片中對愛德華與巨人卡爾選擇走不同的交叉路而發生不同的遭遇有很深刻的描述。愛德華在歷經恐怖森林的一段冒險後來到如世外桃源的豐都鎮,這裡人人嘴上只有微笑沒有憂愁,來到這裡的人「從來不曾離開過」,就像來到天堂。有人告訴愛德華「你來的太早」,讓愛德華及所有觀眾都不知道導演及作者葫蘆裡到底在賣什麼藥,而這個答案直到片中後段威爾在求證父親故事的真實性中,對於父親遺憾於重遊豐都鎮「來的太晚」的慨歎,形成前後兩相呼應,才讓觀眾及威爾真正有豁然頓悟的感覺,裡頭似乎讓人嗅到一絲絲的遺憾的味道。導演將「來的太早」與「來的太晚」的遺憾,只用簡單而夢幻的故事來演繹,令人不禁要問:是不是導演又想暗示我們什麼呢?

  愛德華的不凡經歷中當然少不了感情的舖陳。在誇張好笑的手法下如童話般的感情戲,就像小孩扮家家酒似的天馬行空,又讓劇情添加了喜劇效果,實在讓人搖頭捧腹大笑。

  另外,片中也有一段值得玩味的片斷,愛德華於豐都鎮認識的一個與社會脫節的詩人,由於受到愛德華的啟發也離開了豐都鎮,但卻立即面臨了生活上的難題,最後只好去搶銀行,甚至還讓愛德華莫名奇妙的成了共犯。最後卻意外發現銀行早已因為財團掏空而面臨破產,整座金庫也只剩四百元美金…。裡頭似乎又隱喻了美國經濟以及日益嚴重的失業問題,而這位虛擬的詩人角色,其真實身分卻是一位華爾街大亨….

  本片也彰顯了一些美國文化價值,除了個人主義、家庭觀念、冒險性格之外,還加上了美國人愛吹牛、愛面子、自以為是(太臭屁)等的負面文化。這在很多美國電影如"阿甘正傳"可以看到相似處,而當中不同也比較可貴的是,奇幻故事的背後卻隱藏了贖罪的因子在內,也同時暗示真相的背後都藏有一段故事。

  影片後段老醫生解開了威爾一直認為父親隱藏的真相;因為威爾出生當時,愛德華因為忙於工作而來不及陪產,也因此成了愛德華一生中最大的遺憾。但愛德華卻編織出一套用金戒指釣大魚故事,讓威爾對於父親因為懷疑而一直不願諒解,導致父子冷戰。但老醫生說,即使父親在家,在當時沒有陪產觀念下,也只有在家乾著急的份,根本也束手無策。從這裏可以顯現愛德華對妻子的愛與疼惜。隨後也將這段遺憾以編造的誇張故事來呈現在小孩及眾人面前,企圖營造出一種令人羨慕卻又不可思議的氛圍,來化解愛德華自己心裡潛藏的罪惡感。

  整部戲的隱喻手法非常新穎獨特,除了歸功於作者豐富的想像力外,也要有如提姆波頓一樣的鬼才導演才能辦到,是一部值得闔家觀賞的佳片!